试论头发在爱情婚姻制度变化中的作用

及缨、解缨、合髻、结发到结发钻石

一、头发与性、爱情、婚姻的关系

头发是人最重要的体表特征,是人类的“第二性征”标志之一,也是人唯一可以公开炫耀的性征。毛发由角化的上皮细胞构成。位于皮肤以外的部分称毛干,位于皮肤以内的部分称毛根,毛根末端膨大部分称毛球,毛球下端的凹入部分称毛乳头,包含结缔组织,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,为毛球提供营养。毛球下层靠近乳头处称毛基质,是毛发及毛囊的生长区,相当于表皮的棘层和基地层,并有黑素细胞。以头发为例,毛发由同心圆状排列的细胞构成可分为三层:

(1)髓质位于毛发的中央,有2~3层皱缩的立方形角化细胞。毛发的末端和毳毛无髓质。

(2)皮质是毛发的主体,有几层棱形角化细胞构成,细胞内含大量色素颗粒。

(3)毛小皮为毛发表面的一层薄而透明的角化细胞,彼此重叠如屋瓦。

一头秀发、一款赏心悦目的发型,常会给人带来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。它所张扬和展现的秀丽、优雅、柔和、妩媚的女性美,以及浓密、豪放、潇洒的阳刚气,都是对人类性爱文化内涵的揭示。

头发能反映性能力?

三特征年轻如初:浓密、黑、亮

美满和谐的性生活,能促进头发的生长。凡人过中年后头发仍很浓密、黑、亮者,大多数其性功能如初,青春活力犹存。头发的生长与脱落、润泽与枯槁,主要依赖于肝脏血液的濡养。青春年少,血气充盛,则头发茂密,黑而有光泽;年老体衰,肝血不足,则头发变为苍白,并易于脱落。明·李梴在《医学入门》中说:“血盛则发润,血衰则发衰。”王肯堂在《证治准绳》中也指出:“血盛则荣于发,则须发美;若气血虚弱,经脉虚竭,不能荣发,故须发脱落。”上述论述均表明了毛发与血之盛衰的密切关系。因此,当各种原因致使血分病变时,如血虚、血热、血燥、血瘀等,均可引起各种毛发的疾病。

中医认为头发表征尤其与肾的关系密切。认为体内肾气的盛衰,能通过头发的状态显露出来。《素问·五脏生成篇》说:“肾之合骨也,其荣发也。”《素问·六节脏象论》中提到:“肾者,主蛰,封藏之本,精之处也,其华在发,其充在骨,为阴中之少阴,通于冬气。”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篇》云:“女子七岁,肾气盛,齿更发长……四七,筋骨坚,发长极,身体盛壮……丈夫八岁,肾气实,发长齿更……五八,肾气衰,发堕齿槁……”可见,人不同阶段头发的荣枯演变,与肾气的盛衰有着直接的关系。

性的压抑则会减缓头发的生长,性机能障碍常会引起头发疾患,头发稀疏、脱落严重者,也是其性能力下降的体征之一。一些男士之所以害怕秃头,就是因为头发具有象征性的作用,秃头往往象征精力的衰弱。头发既有着特殊的性意味,又隐藏着情的基因,难怪古人将它喻为“三千烦恼丝”,现代有人称它为一种独特的、带有不少性信息符号的形体语。这么看来,无论男人或女人,怎会不珍惜自己头上的秀发呢?

由此中华先民很早就赋予了头发非常重要的文化意义,尤其是在性爱表达和性文化方面。《孝经‧ 开宗明义章》即说道:「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 不敢毁伤,孝之始也。」。把女性性表达用成语“搔首弄姿”来形容。头发,对男人来说意味着人格,对女人来说意味着身体。《长生殿》里杨玉环和唐玄宗吵架,为了和好,她剪了一绺头发让高力士带进宫,让唐玄宗想起“比翼鸟”和“连理枝”的誓言,于是两人和好如初。还有《金瓶梅》中,西门庆强索潘金莲一绺头发,她死活不肯,说出生二十六年“从没干这营生”,后来拗不过只好同意,但她还叮嘱“奴凡事依你,只愿你休变了心肠”。

在欧洲,头发对个人也具有强烈的重要性,强迫他人剪发,代表的就是一份压迫、惩罚及羞辱。古代希腊罗马会强迫奴隶剃光头, 居住在今日法国的高卢人更视长发为美,所以当凯撒征服高卢时,高压强迫高卢人剪发,借以展示罗马的权威;而在基督教发展初期, 罗马的官员也对基督徒剃头来加以羞辱。「条顿民族」(Teutonicnations)对待通奸的女人,也会以剪发作为惩罚。二次大战期间,被关押在集中营的男女,有不少人也是光头的,当苏联解放军在1945 年抵达位在波兰最恶名昭彰的「奥斯威辛集中营(Auschwitz)」时,赫然发现库房中竟藏有7.7公吨的人发,这些头发一捆一捆扎好,显然是准备运往德国。此外,法国在二战后将战争中与纳粹军人相通的法国女子剪发游街,借以公开羞辱。

犹太女子婚后必须覆发或包发,全覆或露出一部分,用帽子、头巾或假发遮蔽都可。实际上,犹太女子并不遵守,只有在进入礼拜堂时才戴,这个习惯据说源自《圣经》,我们并不知道圣经时代犹太女子要怎么对待她们的头发,但《圣经》内有一个记载,当犹太教士要测试女子是否守贞之前,会揭开她们的帽子或松开辫子, 借此作为一种羞辱。

今日不论在保守派或改革派的犹太社区中,都不会要求女性必须每天包头覆发。但保守派教会仍鼓励这么做,有些犹太教堂坚持女性必须覆发才能祷告;正统犹太教会甚至认为,丈夫不可在露发的妻子前祈祷、不覆发的女子头发应有长度限制。

著名性学家霭理士在《性心理学》一书中说过:“头发的诱惑力极大,它与性选择的视、听、嗅、触四觉全有关系。”在异性交往中,人们十分重视头发的修饰,尤其是青春女性,更是精心妆饰得一丝不苟。几千年来,人们在头发的塑形、染色、卷曲、拉直、上胶、敷粉、烫发、扎发饰、编辫子和涂油脂等方面,花费了无穷的财力、精力和智力。例如在中世纪的波斯,诗人把女子垂贴两鬓的卷发咏赞为“令人丧失理性的神秘魅力”。

在人类社会的进化发展史上,头发的款式又反映了性的压抑和自由的程度。和尚、尼姑削发为僧是看破红尘者的一大境界,意味着从此遁入空门,万念俱灰,与性爱无缘。有些国家的士兵、囚犯等剃光头,均有禁止和剥夺性活动的含意。反之女性松解头发,尤其是一下子就散开的,在西方可以理解为放纵和脱衣舞的性符号。

由此可见,先民繁衍是最重要的生产活动,由于头发在生理上与健康特别是性健康的重要关联,东西文化都把头发作为最重要的性信息、性暗示、性表达及交媾乃至爱情、婚姻方面的最重要的甚至唯一的介媒。

二、婚姻制度进步的必然性中头发作为媒介、明证的作用

按目前公认的考古发现,人类大概已经有了三百万年的历史。在这三百万年左右的历史当中,人类婚姻关系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五个阶段。

第一个阶段:乱婚。这个阶段主要存在于原始社会,大概持续了两百多万年。因为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,吃饭问题都很难解决,因此,原始人就过着杂乱无章的两性关系,没有长幼的限制,也不存在生父、生母,兄弟姐姐这些个概念。所以,“性”更多的是生理表达,是一种身体的愉悦和享受,目的是生殖和繁衍而没有任何的社会义务。这就是人类婚姻发展史上的第一种婚姻形态:乱婚。有的也叫“杂婚”。

在原始群婚乱交阶段,根据考古和后期笔画延续发现,人类对于女性的选择主要是性器的吸引,带有报复释放意义的。为了强化性信息,往往采取“断发文身”、竖起头发及装饰羽毛强化。

节选自《原始岩画》

节选自《原始岩画》

节选自《原始岩画》

埃及壁画,可见头发及冠饰

第二个阶段:血亲群婚。这个阶段主要存在了人类开始群居之后,氏族社会形成之前。因为随着原始人越来越多,找吃的也就变得越来越困难。怎么办呢?

一方面是利用工具。把石头磨尖就是石器,能削东西。把树木削尖就是木器,能当标枪扎动物,这方面的作用是不断提高生产力。

另一方面是抱团取暖。既然人多了,那就找几个跟自己关系好的,大家配合好,一起围猎,这方面的作用是提高生产效率。而这个关系好,主要就是血亲关系了。因为这个时候,其他动物是人的食物,人也是其他动物的食物,打虎亲兄弟,上阵父子兵,不是血浓于水的血亲关系,根本就没法齐心协力。

于是人类就迎来了婚姻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阶段:血亲群婚。就是以血缘关系组成一个生存群体,所有的人都在这个群体内发生关系,当然了,这个群体也绝不允许别的群体前来发生关系。等于说是给自己画了一个圈,圈里大家都是自家人,圈外就都是别人了。

血亲群婚又分了四个不同时期:

一是无级别婚,就是一个群体内的所有男子和所有女子都可以无差别发生关系,这跟第一个阶段的乱婚差不多,区别就是乱婚的范围是整个社会,血亲群婚的范围只能是他们的这一个群体。

二是级别婚,就是开始按年龄大小来婚配了。

三是辈分婚,这个时候已经产生了“生父”和“生母”这些概念,婚配只能在同一辈分中进行。

四是表亲婚,这个时候已经有了“兄弟姐妹”的概念,即使是同一辈分,直系亲属之间也不需要婚配,但表亲可以。

其实表亲婚配,直到现在,也没有消失。在现实生活中,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还有发生,叫“亲上加亲”。而最著名的表亲婚,就是《红楼梦》里的贾宝玉了,无论他是娶薛宝钗这样的“姨表”,还是林黛玉那样的“姑表”,都是表亲婚。

第三阶段:氏族婚。这个阶段主要存在于母系氏族社会的早期和中期,因为上一个阶段的血亲群婚,容易产生不孕不育和胎儿畸形,所以慢慢地人们开始去族群外部婚配。

因为孩子都是母亲生的,而又搞不清楚孩子的父亲具体是谁,所以孩子都是跟随母亲住,也只能按母亲的血缘关系来论辈分,所以初期的氏族社会又称母系氏族社会。

氏族婚的主要形式又分以下三种:

一是族外级别婚,就是按年龄大小划分级别,同级别的男女只要不是直系或旁系亲属就可以婚配,所以恩格斯在《家庭、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》里说,一个澳大利亚的黑人,跑到几千公里外,也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女人结婚。

二是两合外婚,就是两个部落之间婚配。比如公羊部落和山羊部落,两个部落内部通婚都不行了,那就公羊部落的男人和山羊部落的女人婚配,同时山羊部落的男人和公羊部落的女人婚配。两合外婚主要存在于群体向氏族的过渡时期。

三是环状联系婚,就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部落呈环形婚配。比如刚才的公羊部落和山羊部落,两个部落之间相互婚配,也不行了,也出现了不孕不育和胎儿畸形发育等问题,怎么办?那就再找一个部落来平衡。

比如,又找到了一个黄羊部落。那就公羊部落的男人和山羊部落的女人婚配,山羊部落的男人就不能再找公羊部落的女人了,而是找黄羊部落的女人。黄羊部落的男人再找公羊部落的女人,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环形。所以,环状联系婚,至少得有三个部落。

该阶段随着文明的提升,对于头发的性意义通过文化习俗的固定已经开始。从《礼记》的记载看,对于各年龄阶段、甚至族群区分,都有了明确的记载。

第四个阶段:对偶婚

这个阶段主要存在于母系氏族社会后期,因为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,生产力不断提高,慢慢地就产生了私有制。家里有余粮了,让谁来保管啊?就像你手里有闲钱了,交给谁攒着啊?当然是媳妇!所以,这个时候,群婚慢慢地就不适合了,人们慢慢地开始固定自己的婚配对象。

当然了,固定婚配对象可不是就固定一个。一个男子可以固定几名女子,同样一个女子也可以固定几名男子。所以,到最后还是不知道孩子到底是谁的,确定不了亲生父亲,就只能继续跟着母亲生活。

因此,这个时候仍叫母系氏族社会,只不过已经到了母系氏族的晚期。因为虽然不知道孩子的亲生父亲是谁,但肯定就在那几个固定的男子之中,这就已经开始显露父系氏族社会的曙光了。

对偶婚的类型也很多,比如我国云南永宁纳西族盛行的“阿注婚”,就是氏族群婚向对偶婚过渡的实例。“阿注”就是朋友的意思,互为阿注就是互为男女朋友,夜晚一起住,白天谁也不用管谁,过着“暮合朝离”的生活,即使生了孩子也是女方照管。

第五个阶段:一夫一妻制婚姻

这个阶段从原始社会后期就开始形成了,主要存在于父系氏族社会至今。因为第四个阶段的对偶婚,已经大概知道孩子的生父是谁了,随着社会的分工,男人的作用越来越大,女人慢慢就开始专职在家里养孩子了,那么一个女人也就固定只有一个丈夫了。

那一夫一妻制婚姻中,是不是一个男人也只能有一个女人呢?当然不是!别说古代皇帝贵族有什么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了,就是那个靠偷吃贡品的“齐人”,也是有着“一妻一妾”的。不过请注意,无论是“一妻一妾”还是“一妻多妾”,“妻”都只有一个,“妾”只要你有钱,只要你“妻”同意,随便。

李鸿章与妻妾全家合影

所以,直到了民国的时候,一个小军阀都能娶上几十房姨太太。那么,一个女人只能有一个男人,同时一个男人也只能有一个女人,真正的“一夫一妻制”“一妻一夫制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现的呢?我们中国是从1950年5月1日开始实现的!

军阀张宗昌的妻妾群照

在此阶段婚姻或婚礼的主要明显表达就是对于头发的处置,结发就是婚姻和婚礼,是公开合法性、唯一性的婚俗表达;梳头暗指性交已经成为约定俗成。

三、再论缨、解缨、合髻、结发到结发钻石

缨,冠系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《释名》缨,颈也,自上而系於颈也。《礼·曲礼》女子许嫁缨。

解缨

解缨礼就是婚礼期间新郎亲手将新娘发髻上的订婚信物红色的“缨”解下,高举在空中向众位来宾展示,以象征婚姻得到家族和众人的认可。随后新郎将“缨”系到腰间,表示将新娘已经娶进门,从此新娘是新郎家中人。

唐 钱起 《归义寺题震上人壁》诗:“不作解缨客,寧知捨筏喻。”

明 唐寅 《忆秦娥·王守谷寿》词:“解缨投散,抽簪辞闹,此意谁知至妙。”

合髻

唐宋时婚礼中流行的夫妻结发仪式。宋代吴自牧《梦粱录.嫁娶》:“行交卺礼毕,以盏一仰一覆,安于床下,取大吉利意。次男女左右结发,名曰合髻。”据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》,则“合髻”在饮交杯酒之前。此礼当由“脱缨”傅会而来。《仪礼.士昏礼》:“主人(指丈夫)入,亲说(脱)妇之缨。”脱缨,解开系带。因此礼不符合古礼,唐代段成式《酉阳杂俎.贬误》曾对“税(脱)缨曰合髻”进行贬斥,宋代司马光《书仪》注亦认为结发之仪可笑。

由此来看,头发作为最重要的心理生理公开信息表达,自古以来头发都是爱情、婚姻的象征, 汉代苏武就写有“结发为夫妻,恩爱两不疑”,杜甫《新婚别》中写有“结发为君妻,席不暖君床”;白居易《太行路》有句云“与君结发未五载,忽从中女为参商”等等。 而且这种象征不分国界,不仅是在我国,西方国家也同样如此。 头发对于情人来说是神圣的。在古埃及,寡妇会剪下自己的一绺头发和丈夫埋在一起,作为一种誓约,表示她的爱情随他而去。

古代有许多谐音的采用是很唯美的。比如丝同思,雨同语头发,如果放在爱情里,自然是情丝,青丝,鬟,鬓,如果这样理解,那爱情诗可就太多了。如:

结发为夫妻,恩爱两不移——别诗

照影摘花花似面。芳心只共丝争乱。——欧阳修

小符斜挂绿云鬟。佳人相见一千年。——苏东坡

含羞整翠鬟,得意频相顾。——欧阳修

在中古时期,人们把头发变成辫子,当作护身符送人。情人经常交换头发,而骑士常常骑马上战场,身上带着意中人宝贵神圣的头发,使他们勇敢。

把头发作为记忆的点滴或宗教物品来爱护。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、有创新精神的进步学者,也是女王不可或缺的顾问,他在1861年去世时,女王陷入了漫长而深切的悲痛中。她把阿尔伯特的头发装进坠盒、坠饰和戒指里随身携带,以获得慰藉。

第二任美国总统亚当斯的妻子阿尔盖尔·亚当斯有一枚装着自己、丈夫和儿子头发的胸针。

在历史上,交换头发对恋人们有着重要意义。当一个害羞的年轻人向一个女人索要头发时,他实际上是在求婚。 美国作家戴安娜·阿克曼曾把头发称作「爱的羽毛」,她在《爱的自然史》中说,“情侣描述意中人时,经常提到他们头发的颜色和长度。我们的爱虽是整个人,包括身体和心灵,但头发却成为爱的崇拜对象。”

时代的进步、科技的发展,让结发成为钻石继而成为永恒变成了现实。在多变、多边的婚姻伦理中,找到一个可以超越生命的载体,这应该是头发在文化史、社会学、婚俗学上质的飞跃。

四、婚姻制度与科技结合的必然性

(一)经济基础的深层变革,已经深深影响了性、婚礼、法律作为婚姻三要素的基础

1、人类情感的丰富带来婚姻变化危机

丹麦周末报的科普作家、神经系统科学家罗恩·弗兰克说:“神经科学革命和基因革命正在改变我们看待自身的方式.以神经科学为例,我们正在抹杀‘灵魂’,这是显而易见的.我们逐渐意识到大脑就代表了我们,这一观点正不断渗入到我们的文化之中.这也意味着并不存在一个所谓本质的自我.”

感情表达丰富需要表达方式满足这样丰富性的需要,但紧张的社会竞争,让这样的表达成为奢望,继而带来了不婚、丁克、同性婚姻、离婚率高居不下的社会现实。

2、人类经济独立尤其是女性经济的独立渴望独立的性体验,造成传统婚姻的颠覆;

《中国女性性福指数调查报告》居然有高达68%的女性对性生活不满意;而亚健康人群指数同样在逐年递增已高达75%

3、科技进步带来的第三性及第四性,人类第一性第二性需要一种不同的明证;

《2017中国人婚恋观调查报告》可以看到,国人的婚恋观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,传统的爱情观、婚姻观以及性观念受到巨大挑战。社会越来越包容,婚恋价值观也越来越多元。

Exdoll的公司位于大连市,一直以来致力于研发高品质成人玩具,这家公司目前为止,每个月都会生产400多台私人定制的性爱机器人。这些机器人的功能基本上和前面提到那款Harmony差不多。

4、爱与性的分裂,造成誓言意义的消失,需要一种不灭失媒介。社会学家李银河曾预言:未来婚姻制度会逐渐走向消亡。此次调查结果印证了这一趋势。不过目前,传统的婚恋观念依然占据主流。调查发现性越来越开放,但婚姻却越来越保守,呈现返现高期。调查结果显示,61.8%的人表示完全无法接受开放婚姻;只有11.7%的人表示可以接受。

(二)结发钻石满足具有生理意义、心理意义、超越法律、超越生命界限达到永恒的爱情仪式全部需求。

1、结发钻石来源于夫妻爱情象征、文化象征、心理象征的头发,具有深远的社会、文化基础。

2、结发钻石的物理指标达到超越地球物质的最强硬度,就有最好的抗损性,可以说人类毁灭,结发钻石不灭。如果说将来的人类考古,可以发现最好的介质就是结发钻石。(检测报告)

3、根据目前量子科技的发展及全息理论和物质不灭理论,从该仪式中获得的双方信息,会永远存在,并具有心理感应作用。

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,社会的经济基础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,作为上层建筑的以上婚恋观和性的社会学、生理学意义已经悄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,这种变化体现在爱情信物、爱情婚礼的方式上看,结发钻石作为唯一可以融合双方心理、生理要素、且不随时空变化发生任何改变的具有仪式感纪念媒介、誓言见证、生命意义的唯一,也就具有了必然性。

五、结发钻石赋

渺渺浩宇,唯君相伴;苍苍皓颜,唯君是天。

人之相知,皆为缘起;前世之姻,今生为缘。

姻缘期至,千年一回,一见倾心,一眼万年;

相知相识,是为有份;执子之手,日夜相牵;

纵然牵肠挂肚,憔悴容颜,阴阳两隔,与之偕老,共修百年。

依旧化蝶双飞,比翼枝连。何以为纪?结发真钻

也许有一天,沧海变桑田,不变的是你我的结发真钻----记载着你我的爱恋!

致敬真爱,真爱永恒!
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hzpxw.net/xinwen/3112.html

相关推荐

品牌策划

BRAND

热文榜

TOP